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49404
参七散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李德峰 梁宝慧

    单位: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2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000230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91(2000)02-0123-01

    用参七散与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患者184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184例患者按WHO制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6例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37~70岁,平均53.5岁;病程4~14年。对照组88例中男56例,女32例;年龄40~71岁,平均54.5岁;病程5~11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口服参七散[主要成分为西洋参30 g(Ⅰ号方)或红参30 g(Ⅱ号方),三七30 g,琥珀20 g等,上药加工成细末],每次3 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2组均以3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

    1.3 观察方法: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服药前及疗程结束后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改善: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心电图有改善;无效: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 百拇医药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1.14,P<0.05;χ22=1.60,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例)

    显效

    改善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96
, http://www.100md.com
    69(71.88)

    23(23.96)

    4( 4.17)

    92(95.83)

    对照组

    88

    50(56.82)

    26(29.54)

    12(13.64)

    76(86.36)

    2.2 2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2组心电图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例(%) 组别
, 百拇医药
    例数

    (例)

    显效

    改善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96

    16(16.67)

    42(43.75)

    38(39.58)

    58(60.42)

    对照组
, 百拇医药
    88

    13(14.77)

    36(40.91)

    39(44.32)

    49(55.68)

    3 讨 论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本虚表现为以脏腑功能减退的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表现为痰浊、血瘀及气滞等脏腑功能失调[2]。因此根据临证所见,我们将冠心病的常见证型概括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和阳虚痰阻。针对“心痛”这一冠心病最主要的症状,拟方参七散,其主要成分为西洋参(或红参)、三七、琥珀等,对心痛治疗效果良好。据文献报道证明,西洋参(或红参)、三七、琥珀能兴奋心脏和扩张冠状动脉(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小板聚集和血粘度,并能降低血胆固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3]。因此对冠心病患者适于长期服用,实践也证明顽固心绞痛患者服用参七散后症状可得到满意改善。
, http://www.100md.com
    参七散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安神定志,化瘀止痛,攻补兼施,标本同治,临床对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及阳虚痰阻型冠心病均有良效。

    气阴两虚型主要表现为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心烦失眠,口咽发干或伴有便秘,舌淡偏红,脉沉细,多见于嗜酒、辛辣,性情急躁的患者。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不可过用辛香走窜、破血逐瘀之品,以免徒伤正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越虚则血越滞。本型治疗用参七散Ⅰ号方。方中加麦冬20 g,麦冬有阻滞血管内瘢痕形成,防止冠脉狭窄的作用[4]

    气虚血瘀型主要表现为胸闷痛或有刺痛,伴有明显的气短、乏力、自汗,舌质偏暗,脉有涩象,或舌虽淡而舌底脉络迂曲青紫。本型虽有明显的瘀象,但其瘀为心气无力鼓动心脉而成,故治疗仍以益气扶正为主,活血化瘀为辅,不可主次颠倒,治疗时一般用参七散Ⅰ号方,如气虚较重改用Ⅱ号方。Ⅱ号方中伍丹参20 g,丹参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丹参素能降低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氧化脂蛋白中丙二醛的含量,能减轻纤维蛋白对动脉壁内皮细胞的损伤[5]
, http://www.100md.com
    阳虚痰阻型主要表现为胸闷痛明显较重,心悸气短,动则喘促不得卧,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沉而无力。本型多见于久病、重病的患者,胸阳不振,痰饮内停,阳微阴弦。治疗用参七散Ⅱ号方。对伴有水肿者以大剂量茯苓煎汤送服效果较好。

    获奖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97240)

    本文曾在95′海峡两岸暨第二届全国中医心身医学学术研讨大会上宣读

    作者简介:李德峰(1945),男(汉族),河南焦作人,副主任医师。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焦作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已发表论文20余篇。

    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 http://www.100md.com
    [2]邵培升,邵以德,涂福音.大活络丹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6(1):3536.

    [3]楼之芩,秦波主编.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第2册).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671,677683.

    [4]王筠默主编.中药药理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5111.

    [5]史大卓,马晓昌,高修安.活血化瘀方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概况.中医杂志,1995,36(7):433.

    收稿日期:2000-01-19, 百拇医药